传播世界 交通天下 记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发展

2009年11月,张杰校长在第三届全球传播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在一所工科强大的学校里,如何快速发展文科?短短几年,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异军突起,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与参考的思路。

新星的光芒

2006年春,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界领军人物张国良教授到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履新,在院长就职演说中,作为施政纲领,提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四句话:“目标立院,制度治院,人才强院,人气兴院。”转眼,四年过去了,媒设学院的面貌焕然一新,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团队建设方面,专任教师数从50名增加到75名,其中,教授从8名增加到2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二成增加到五成;博士生导师从1位增加到7位。在科研方面,以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项目为例,不仅从无到有,而且总数多达10项。在教学方面,精品课程从无到有,达到4门;教师评教成绩在90分以上的课程比例,从27%上升到60%;学生在各种比赛中争金夺银,荣获“纽约广告节金奖”、“挑战杯‘世博’特等奖”等国际国内顶尖大奖。

同时,学院在各个方面都突飞猛进,取得了一系列零的突破,例如:首次获得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首次在国内文科顶尖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首次在国际核心期刊《公共关系评论》发表论文、首次引进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首次与国际顶尖学术团体“国际传播学会”合作举办高端论坛、首次与国内第一门户网站“新浪”合作开展新媒体研究等等。所有这些进步,标志着一颗闪亮耀眼的学科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2007年,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界的权威网站“中华传媒网”,将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评为“中国5所最具发展潜力的学院”之一。2008年,全国传媒业界的权威会议“中国传媒大会”将张国良院长评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十大传媒思想人物”之一;同年,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新闻与传播学科排名”中,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跃居第13名,具备了冲刺国内同行前10位的实力与业绩。

这一喜人现象的背后,原因何在?

文化的力量

到媒体与设计学院工作的这些年来,张国良院长心中最为念兹在兹的问题就是:“塑造一种什么样的学院文化”?他认为,一个学院的建设,固然有赖于许多条件,但惟有文化,才是最根本的要素。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张国良以四句话作为院训,提炼出一种先进文化的品质与风格,即:“公正民主,求真务实,团结奉献,开拓创新”。

其中,“公正民主”是首要和核心的理念。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具体路径又表现为人性化、制度化。即,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并落实到制度层面。在这个学院里,从招生、招聘,到出国、评奖,从领导班子决策,到干部考核结果,无不公开、透明,举凡涉及师生利益的事项,都按照公正民主的原则和程序进行。由此,逐步形成了风清气正、群策群力、广大师生心情舒畅、各方英才纷至沓来的局面。

这里仅举两个事例,足以印证大家对于张国良院长及其倡导的学院文化的认同和亲近。其一,2009年底全院教工对院长进行的年终考核,优秀率达到62%;其二,2010届本科生的毕业宴会,被学生颇有创意地命名为“院长喊我们回家吃饭”。
惟其如此,“求真务实”、“团结奉献”才有可能,“开拓创新”也才得以实现。

学科的融合

自2002年建院起,媒体与设计学院就探索着一条“文理渗透,手脑并重;学术、技术、艺术融合;数字化,国际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道路。随着2008年文化管理系的加入,以及近几年来办学经验的积累,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学院有了更为完整的描述,即:“既掌握传播和文化产业管理理论与实务、又具备创意设计思维与能力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

兼有新闻学、历史学双重教育背景的张国良,对于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作用非常肯定,认为一个学科的良好发展,必须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张国良为学生提出忠告:“学传播的,最好学一点设计;学设计的,最好也学一点传播。如果本科读了传播,硕士阶段就应当向其他方向发展,然后不妨再回到传播。”这一理念,已广泛渗透到学院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之中。以传播专业为例,不仅打破各种媒体的限制,率先提出培养“全媒体人”的概念,设置了影视制作、互联网及新媒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而且,加强与设计、文化管理等学科的连接,开出了广告创意、动漫与网页设计、市场营销等课程。

由于媒体与设计学院的各个专业都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张国良高度重视教学实践与实习,并提出“手脑并重”的理念和要求。从新闻与传播学科的情况看,除了与中央及上海各大媒体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之外,还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全媒体中心”,集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形态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媒体实务训练基地,容纳实习学生近100人,聘请7位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指导老师,所有环节与相关课程结合,让学生作品直接进入课堂评议,使实习情况与学生成绩挂钩,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张国良强调指出:“我院新闻与传播学科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既不是高深的传播学家,也不是一般的文字匠人,而是富有创新能力、适应各行各业需要的高层次、高水准的传播实务和管理人才。”

经过几年的努力,媒设学院目前已初步形成新闻与传播学、艺术学、管理学交叉融合的可喜格局。在不同学术背景的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开展着各种交叉课题的同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认真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切实培养着一批兼具新闻传播、影视艺术、设计创意、文化管理等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且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可以说是媒体与设计学院在全国同行中独树一帜的创新之举。

“也许是一种偏爱,我觉得媒设学院在学校建设中有着特别的价值和责任”,张国良说。“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整个社会急需培养大批复合型的媒体和传播人才,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同时,媒设学院的发展如何,还直接关系到上海交通大学自身形象的建构如何。在中文里,‘交通’原本含有‘交流、沟通’也就是‘传播’的意思,我院有责任、有义务在这个意义上,拓展上海交大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对于增进人民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品牌的追求

所谓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优异品质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不是虚夸造势,不是名不符实,不是过眼烟云。这些年来,媒体与设计学院在打造学术和学科品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规范化、前沿化、国际化,是其突出品格。

从2007年起,在张国良主持下,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不仅有效地推进了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而且,连续三年举办三届“全球传播论坛”,成功地提升了学术影响力。当年首届全球传播论坛的创办,就邀请到著名国际传播学大师、“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创始人Maxwell. McCombs担任主席,并吸引了海内外200余位学界精英与业界领袖,包括国内高校20多位主要兄弟学院的院长与会,群贤毕至,盛况空前,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McCombs教授从未到过中国,却欣然同意来参加我们的论坛,这既是对我个人的认可,也是对上海交大新闻与传播学科的肯定。”张国良感慨地说。从第二届起,论坛又获得世界顶尖学术团体——国际传播学会(ICA)的支持与合作,这表明,“全球传播论坛”已得到国际同行的青睐,开启了上海交大媒设学院走向世界学术舞台、成为著名学术品牌的希望之门。
“原先我在复旦大学创建了中国传播论坛,在国内同行中开创了论文匿名评审制度,保证了论坛的质量。我到上海交大后,又创建了全球传播论坛,不仅将这项制度延续下来,而且,更注重国际化。”张国良认为,无论是打造学术品牌还是学院品牌,关键在于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进取的创新精神结合起来。

2010年秋,上海交大全球传播研究院将与国际传播学会、美国普渡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新浪等合作伙伴一道,隆重举行“第四届全球传播论坛”,决心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同时,已有120多位留学生进入媒设学院的传播、影视本科专业学习,人数竟然与本国学生相当,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年轻学院的发展活力和国际声誉。

展望未来,张国良院长为媒体与设计学院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
第一步:2006-2010年,成为“国内知名学院”(国内前10位);
第二步:2011-2015年,成为“国内顶尖学院”(国内前5位);
第三步:2016-2020年,成为“国际知名学院”(国际同行广泛认可)。

他说:“纵向比较,媒设学院发展迅速,但横向比较,与国内、国际先进兄弟学院仍有差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自满,而必须振奋精神,加倍努力,集中学校、学院以及社会的各种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品牌,追求卓越,永不停步。”

上海交通大学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文科,尤其是发展新闻与传播学这样的“朝阳”学科,恰逢其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所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