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球传播论坛在美召开 “中国新媒体传播与互联网社区”专题论坛

美国当地时间2012年5月2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等机构主办的第五届全球传播论坛暨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简称ICA)2012年度大会专题论坛,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近70位知名学者和论文代表,围绕“中国新媒体传播和互联网社区”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中国传播学界的“破冰之旅”

创立于1949年的ICA,是国际传播学界最负盛名的学术团体,在全球80多个国家拥有4300多名会员,它每年举办一次年度大会,作为世界顶级学术交流平台,代表着国际前沿水准,每次都吸引数千名学者参与,分为数十个专场,发表数百篇论文,同时,接受各国传播学界的申请,设立若干个专题论坛,视申办机构的学术和规划能力决定取舍。

全球传播论坛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学界精英和业界领袖一同讨论诸多中国和世界的传播议题,卓有成效地促进了中国传播学界与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今年,全球传播论坛首次走出国门,在ICA这一世界顶级学术平台举办,堪称“破冰之旅”,成为中国传播学发展史上又一影响深远的里程碑式事件。

大会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主持,ICA前会长、美国普渡大学教授Patrice女士,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蒋宏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Patrice教授高度评价了2008年以来ICA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历程,她对于通过全球传播论坛的形式把包括国际华人传播学会、美国普渡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等世界一流传播机构和学者聚集起来共同商讨中国传播议题的做法表示赞许,并期待2013年与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深入合作,推动实现ICA首次在中国召开年度地区性大会。蒋宏教授向国内外代表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奋斗目标,以及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他感谢并祝贺张国良院长领导的媒体与设计学院通过主办全球传播论坛等工作而为此做出的重要贡献。

聚焦中国新媒体与社会转型

随后的主题演讲,由著名传播学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郭振羽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张国良教授、英国牛津大学William Dutton教授、美国普渡大学Patrice M.Buzzanell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John Pavlik教授、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魏然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Dorte Salskov-Iversen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王昊青副教授,先后围绕“中国新媒体传播和互联网社区”的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中国网民数量目前已突破五亿,居全球第一。在此影响下,中国传统传播生态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革,已经并将持续带来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变化。从这一现实出发,本届论坛以“中国新媒体和互联网社区”为主题,致力于推进传播学界对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新媒体和互联网传播规律的研究。这一论坛主题,深受演讲嘉宾的关注,他们对此做出各自的独到分析。

罗格斯大学的John Pavlik 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数字媒体的研究,“我之所以选择中国数字媒体创新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我认为中国在该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在这里发生,例如数字技术及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去年,中国是世界智能手机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在中国,数字媒体有巨大的机会和发展潜力。”牛津大学的William Dutton教授则专注于他提出的“第五类政治”在中国的案例研究,“我非常高兴能第三次来参加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全球传播论坛。我在牛津大学访问的中国学生与我谈起一些在中国与第五类政治有关的话题,这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正在中国发生。例如,新浪微博作为一种社交平台,对人们互相连结、互通有无的影响非常大,它促进了人们在社会、政治或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进步。”

除了与论坛代表分享他们目前关于中国新媒体和互联网社区的研究成果,各位专家也给出了他们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John Pavlik教授指出,研究者可以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对中国数字媒体进行探究:1)媒体从业者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工作;2)新媒体技术对媒体内容的影响;3)媒体机构的构架和商业模式;4)新媒体尤其是社会化媒体和公众的关系。他强调,对中国学者来说,进行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研究,可以推动其与世界的学术交流。William Dutton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大量关于政治生态的案例和关于新媒体政治角色的理论思考不断涌现,这对于政治传播来说,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力量。他希望中国学者可以多考虑“第五类政治”概念,多关注网络和社会化媒体对个人的影响以及政府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新生事物。

国际化水准创历届最高

如此具有时效性且意义重大的论坛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200多位作者的160多篇投稿。经过多位国际顶尖学术专家的匿名评审,最终,来自境外10个国家和地区的18所大学、近20位作者和来自中国本土17所大学、41名作者的39篇论文,被本届全球传播论坛接受,这也让本次论坛的国际化程度创历届最高。

本届论坛共设“新媒体与政治生态”、“新媒体与日常生活”、“新媒体与弱势群体”、“新媒体研究与教育”、“新媒体与中国社会发展”、“传统媒体转型”等六个专场进行研讨,各国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界专家精要点评,互相交流,气氛轻松而热烈,论坛的学术水平和组织能力均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与好评。

在美国普渡大学攻读组织传播博士学位的Ziyu Long,一直在做关于电子传播方向的研究。她从导师Patrice教授那里得知此次全球传播论坛将在美国召开的消息,并根据论坛主题,专门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搜集和分析。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Xiao Liu,带着她与导师Lorna Heaton关于中国字幕组的论文来到论坛发表演讲,“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性传播论坛,对我这样在国外留学但对中国传播现象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参加这样在国外举办的讨论中国问题的论坛,帮助非常大,能收集到非常多的信息。”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的Brenda L.Berkelaar,两年前就很想参加在中国上海举办的全球传播论坛,今年她终于有机会不出国门而在ICA年度大会上参与她感兴趣的中国传播议题的讨论。“这一切让我很兴奋。事实上,我以前参加过很多国际传播学会的会议,我很享受与其他研究者互动的过程,尤其是这一次,全球传播论坛拓宽了我关于中国新媒体的认识和思考,这是一次非常正面的经历,无论是对学术界还是对我个人。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传播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他们大量重要而特别的想法,关于新媒体、公民社会、政治等等,我们把很多理论和每一天的生活实践联系到了一起。”
2007年,以追求国际化、规范化和前沿化为目标的全球传播论坛在上海创建,五年来,论坛的国际协办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从2008年加入的美国普渡大学和ICA,到2009年的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再到此次与国际华人传播学会 (CCA)以及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展开合作,全球传播论坛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

CCA会长、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魏然应邀出席此次会议发表演讲,并担任“新媒体与中国日常生活”专场讨论的点评人。CCA是由在美读书及工作的华人传播学者于1989年自发组织创立的学术团体,每年为超过300名会员提供包括在国际传播学会(ICA)、全美传播协会(NCA)、全美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EJMC)、国际媒体和传播研究学会(IAMCR)等顶级传播学会年会上的交流机会。此次在美国举办的2012全球传播论坛,是CCA首次与中国大学的正式合作。魏然教授表示:“这次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非常成功,通过论坛,我们把目前中国大量的传播研究成果聚集起来,匿名评审选出的代表论文,已达到国内顶级标准,论坛亦邀请到备受国际学界尊重的知名教授进行主题演讲,实属不易。”

中国传播学前景看好

在闭幕式上,各位专家和代表纷纷发言,表达对论坛成功举办的祝贺。Patrice教授在发言中提到:“今天的全球传播论坛是非常成功的。我们邀请到了多位世界顶尖水平的嘉宾做主题演讲,这些演讲非常吸引人,我愿意花上一整天时间认真学习。”William Dutton教授充分肯定了本届论坛的国际化水平:“这次参与论坛的各国代表数量是最多的。我评审过此次论坛提交的一些论文,文章使用的理论和方法让人惊讶,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会的代表很多具有国际背景,这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论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郭振羽教授则以华人视角对论坛进行了点评:“回顾10年以前的2002年,国际传播学会在首尔召开年度大会,当时,张国良教授带领中国内地的5位传播学者,首次申请承办了一个专场,那是中国传播学界第一次集体参与国际顶级会议。10年后的今天,上海交通大学成功地与国际传播学会等多家机构合作,主办了这样一个专题论坛,并收到了大量的海内外投稿,进步惊人!”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及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教授对参与论坛的各位专家和代表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并期待明年在上海再次与大家见面。大会在友好而欢乐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撰稿:陈怡